关于推荐申报华夏医学科技奖申报的公示:寰枢椎疾病基础研究与精准诊疗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

关于推荐申报华夏医学科技奖申报的公示:寰枢椎疾病基础研究与精准诊疗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

一、项目基本情况
项目类别:□基础研究类  □技术发明类  √科技进步类   项目编号:
项目名称 中文 寰枢椎疾病基础研究与精准诊疗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
英文 Fundamental Research on Atlantoaxial Disorders and the Creation of a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, with It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
推荐单位
或推荐专家
青岛大学附属医院
主要完成人 西永明,王向阳,吴爱悯,杜钰堃,林仲可,周凯亮,郑晓裔,
郭建伟,杨文玖,邵佳乐,吕常林,李建毅
主要完成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,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,
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
 
二、项目简介
颅颈交界区是连接头颅和脊柱的特殊解剖结构,该部位毗邻延髓生命中枢,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合并脊髓压迫性疾病治疗难度大,手术风险高,并发症多,其中严重寰枢椎脱位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25%,曾被视为“骨科手术禁区”。项目组历时15年,针对颅颈交界区疾病诊治中的难题,原创性提出了颅颈交界区外科治疗的新理念、新技术,研发辅助手术器械,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。
  1. 首次对国人颅颈交界区各解剖部位和内固定相关参数进行系统测量,为精准诊治技术的实施提供可靠指导
通过影像解剖学研究,对枢椎椎板、枕骨髁、枕骨板、斜坡、前路寰枢和枕枢关节解剖学参数以及内固定螺钉进钉点、进钉方向、螺钉长度、直径及安全置入角度范围进行系统测量,首次获得了国人颅颈交界区各解剖部位和内固定相关系统参数,解决了颅颈交界区传统内固定技术失败率高、并发症多和不能有效术中复位等技术瓶颈问题。
  1. 原创提出判断寰枢椎脱位难复性程度的客观诊断标准
通过对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,首次提出了寰枢关节面倾斜角(SAAJI)及复位指数(RI)新概念,建立了指导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手术方式选择的客观诊断标准(SAAJI>30°,RI<30%,则需寰枢关节松解;SAAJI<30°,RI>30%,可单纯后路手术)。
3. 创建了颅颈交界区疾病个性化精准治疗体系在全国推广应用
①基于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病变和解剖特点,对相关手术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,确定颅颈交界区疾病治疗新策略,提高了临床疗效,大幅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死亡率:国内率先系统开展难复性寰枢椎脱位“经颌下咽后松解复位技术”,手术改善率提高至74.6%(术前JOA 7.8分/术后JOA 14.2分),与经口入路手术相比,并发症发生率由9.4%降低至0.92%,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-4天,降低了住院费用;针对寰椎枕骨化颅底凹陷症,提出了“牵引+压棒+撑开”精准后路复位技术,规范了复位的技术流程,手术复位率100%;对椎动脉高跨或椎弓根发育不良患者,首次采用“经皮前路寰枢关节”和“枕枢关节固定微创技术”,避免了后路手术椎动脉损伤的风险。针对骨性融合畸形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,创新设计“经口前路枢椎截骨整体前移减压固定技术”。
②原创研发治疗颅颈交界区疾病相关手术器械和智能辅助系统,为精准诊疗和快速推广奠定基础。
创建的颅颈交界区个性化诊疗新体系,解决了颅颈交界区畸形压迫延脊髓,危及生命的重大临床难题,取得了死亡率由8.4%降低至0.23%的显著临床疗效,实现从“传统”到“精准”手术治疗的根本转变。
项目组累计发表论文94篇,其中SCI收录57篇,总计他引1800次;授权国内外专利30项,发明专利9项,软件著作权4项;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,近3年销售收入3009万元。第一完成人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枕颈外科学组常委,牵头制定《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临床诊疗循证指南(2023 版)》,参与制定指南4部,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,首位获省、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等奖。共举办专病继续教育学习班12期,受邀国内外会议专题报告36次,培训学员和进修医生2000余人次,并在唯医、神外世界等多个平台进行学术交流。关键技术已在全国8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,推动我国寰枢椎疾病相关理论和技术普及。
 

三、代表性论文目录(限10篇)
 
序号 论文名称/作者 刊名 年卷页码
(xx年xx卷xx页)
通讯作者(含共同) 第一作者(含共同) 他引次数 检索数据库 通讯作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
1
 
TFE3,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Spinal Cord Injury via augmenting autophagy flux and alleviating ER stress/周凯亮、郑志龙、李尧、韩文、张静、毛玉秦、陈焕文、张宛英、刘密、谢凌、张宏宇、徐华自、肖剑 Theranostics
 
2020 Jul 23;10(20):9280-9302 徐华自、肖剑 周凯亮、郑志龙 61 SCI
2 Computed tomographic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ediatric occipital condyle for occipital condyle screw placement/林胜磊;夏冬冬;陈伟;李耀;沈中海;王向阳;徐华梓;池永龙 Spine 2014 Feb 1;39(3): E147-52 王向阳 林胜磊 14 SCI
3 Retropharyngeal Reduction Plate f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: A Cadaveric Test and Morphometric Trajectory Analysis/李建毅;杜钰堃;孟超;赵
峥;胡惠强;邵佳乐;唐晓杰;孔维庆;徐同帅;邵成;张艺馨;西永明
Orthopaedic Surgery 2022 Mar;14(3):522-529 西永明 李建毅、杜钰堃 5 SCI
4 Treatment of ir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using one-stage retropharyngeal release and posterior reduction/任宪锋;高峰;李思源;杨建坤;西永明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2019 Sep-Dec;27(3):2309499019870465 西永明 任宪锋 5 SCI
5 A novel technique of two-hole guide tube for percutaneous anterior odontoid screw fixation/吴爱悯;王向阳;夏冬冬;罗鹏;徐华梓;池永龙 The spine journal 2015 May 1;15(5):1141-5. 王向阳 吴爱悯 14 SCI
6 Computed tomography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C2 translaminar screw fixation of Wright’s technique and a modified technique in the pediatric cervical spine/夏冬冬、林生雷、陈伟、沈忠海、李尧、王向阳、徐华自、池永龙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14 Mar;23(3):606-12 王向阳 夏冬冬 13 SCI
7 Morphometric Trajectory Analysis for Occipital Condyle Screws/杜钰堃;李思源;杨文玖;王向阳;毕一方;董军;黄辉;高峰;李桂知;魏华伟;杨建坤;西永明 Orthopaedic Surgery 2020 Jun;12(3):931-937 西永明 杜钰堃、李思源 6 SCI
8 A Computed Tomographic Morphometric Study of the Pediatric Occipital Bone Thickness/王勇力;徐洪明;王向阳;李尧;沈忠海;周凯亮;周峰;金海明;陈焦翔;孔秋彦 Spine 2015 Oct 15;40(20):1564-71 王向阳 王勇力 6 SCI
9 Surgical treatment of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by intraoperative skull traction and C1-C2 fixation/郭建伟;卢文灿;季向丽;任宪峰;唐晓杰;赵峥;胡惠强;宋涛;杜钰堃;李建毅;邵成;徐同帅;西永明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020 Apr 14;21(1):239 西永明 郭建伟、卢文灿 5 SCI
10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combining intra-operative skull traction with posterior instrumented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asilar invagination/西永明;张旭;袁士龙;曹金;王德春;马进峰;任宪峰;胡有谷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6;9(6):9101-9107 胡有谷 西永明 3 Web of Science

四、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(限10件)
(适用于技术发明类、科技进步类)
序号 知识产权(标准)类别 知识产权(标准)
具体名称
国家
(地区)
授权号(标准编号) 授权(标准发布)
日期
证书编号(标准批准发布部门) 权利人(标准起草单位) 发明人(标准起草人)
1 指南
共识
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临床诊疗循证指南(2023 版) 中国 10.3760/cma.j .cn501098-202 30105-00006 2023-04-15 中华创伤杂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杜钰堃; 黄大耿; 田伟;郝 定均;西 永明;贺 宝荣;陈 伯华;初 同伟;董 健;董军 ;冯皓宇 ;范顺武 ;冯世庆 ;高延征 ;官众; 海涌;贺 利军;贺 园;蒋电 明;姜建 元;孔维 庆;林斌 ;刘斌; 刘宝戈; 李淳德; 李放;李锋;吕国 华;李利 ;廖琦; 李危石; 刘晓光; 刘勇;刘 忠军;鲁 世保;罗 飞;李建 毅;邱勇 ;戎利民 ;申勇; 沈慧勇; 舒钧;宋 跃明;孙 天胜;邵 将;田纪 伟;王岩 ;王哲; 王征;王 向阳;夏 虹;闫景 龙;闫亮 ;袁文; 赵杰;仉建国;朱 悦;周许 辉;赵明 伟;中国 医师协会骨科医师 分会脊柱 创伤学组
2 发明
专利
一种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 中国 ZL201610719572.4 2019-07-05 第3442637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西永明
3 发明
专利
一种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 中国 ZL201811464773.X 2021-03-09 第4287592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西永明;岳斌;赵峥;胡惠强;宋涛
4 发明
专利
一种外科用可双向拉伸的脊椎矫正装置 中国 ZL201810163153.6 2020-02-04 第3679309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胡惠强;西永明;杜钰堃;石海龙
5 发明
专利
一种横向固定骨骼位置的可伸长脊柱内固定装置 中国 ZL201811215876.2 2020-10-27 第4052915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吴爱悯;郑烜琦;王向阳;倪文飞;林焱
6 发明
专利
人体骨骼固定螺钉高精度定位装置以及进行固定螺钉定位的方法 中国 ZL201610122702.6 2018-05-15 第2926534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王向阳;金海明;章增杰;王建乐;林甲亮;黄崇安
7 发明
专利
一种多功能医用万向臂 中国 ZL202210280067.X 2022-08-16 第5383460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于腾波;王亭;西永明;赵涛;杨尚坚;周创
8 发明
专利
调节开门大小可控式颈椎后路成型钢板 卢森堡 CN201910497459.X 2020-07-04 LU10207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西永明;胡惠强;孙燕妮;赵峥;任宪峰;王岩;杜钰堃;李建毅
9 实用新型专利 Vordere Reduktionsplatte(一种前路复位钢板) 德国 Nr.202020106098 2020-06-11 /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西永明
10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寰枢椎复位手术撑开器 中国 ZL201520584912.8 2016-05-11 第5180161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西永明